第六十章 不如合力俱攻(六)(1 / 2)

赤旗 赵子曰 1914 字 16天前

曹幹自认为在亢父的民心,尚不如在任城所得民心之稳固,这1次在亢父的募兵,只靠百姓主动的话,很可能只能募个千人上下,乃至连千人都不到,但现实却出乎了他的意料。</p>

亢父的募兵开始以后,虽然正值春耕,城里、各乡主动应募的,起初确乎不是太多,而在苏建、邓充采取了几个措施之后,应募的百姓明显增多,半个来月的功夫,就募到了千余人。</p>

措施共采取了3条。</p>

1则,将“优待军属”的政策张之於榜,告知了亢父全县的百姓知晓。於各项的优待政策中,重点向百姓们宣传了两条,1条是,如果家里有人应募,成为了曹幹部中的兵士以后,那么他们家中以后的农活等等,就会有“农曹”出面,组织农会的百姓帮他们劳作;1条是,同样,如果家里有人成为了曹幹部中的兵士,那如果这户人家以后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什么方面,1旦出现困难,或被人为难,他们都能够直接去县寺,找县宰为他们解决、做主。</p>

2则,每1个应募的百姓,现场分给粮食若干。</p>

3则,苏建请求曹幹给他拨调过去了1些任城籍贯的部曲,协助募兵。</p>

这3个措施都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特别最后1个措施,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p>

高子、面糊自加入到曹幹部的义军以后,1向服从命令、训练积极,历次军事、文化考核的成绩俱皆优异,已然是任城籍贯部曲中的“标兵”人物。他俩这次都被曹幹派去了协助募兵。</p>

在高子、面糊等的现身说法之下,原先对“军属优待”这个政策还持怀疑态度,不敢相信的亢父乡民们,都相信了这个政策的真实性。没有了后顾之忧,再又1听高子、面糊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他们“丰富多彩”、“生活待遇甚好”、“官兵平等”,甚至还教他们“识文断字”的军营生活,又听高子、面糊等说,将来曹幹还会给他们分地,而当到分地的时候,家里有人当兵的会优先考虑,同时,又再加上应募之当场,就会给予粮食若干,1下子,亢父募兵的局面就打开了,主要是贫民百姓,应募的遂端得可称源源不断矣。</p>

当然,这个“源源不断”,不是“洪水大潮”的源源不断,是“细水长流”的源源不断。</p>

——毕竟,曹幹的各项新政,现在亢父,都还只是处在1个开始的阶段,要说民心的话,也的确是尚不如任城的民心稳固。</p>

但这也已经很不错了。</p>

於是半个月间,得新兵千余。</p>

……</p>

话到此处,1句题外话,不妨1说。</p>

却那史禹,在闻知了曹幹於亢父募兵的过程之后,瞠目结舌。</p>

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募兵的?在史禹的认识中,“募兵”不就是“强征”么?曹幹倒好,非但不“强征”,还现场给粮食,给粮食也就罢了,居然还搞出个“军属优待”,又是会组织人手,帮家里有参军的民户干农活,又是给家里有参军的民户直接求见县宰的特权,这哪里是在“募兵”啊?这简直是在把应募当兵的这些人、这些人的家属当大爷对待!</p>

明明是1道军令下去,部队开进城中、各乡,见到丁壮就抓,就能轻松完成的“募兵”,曹幹非得费这般周折、费这般功夫,付出这么多的实惠,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p>

在任城大营待的这段时间,史禹极少出营,大多时间都在营中他的帐内闷着,但是他也有所听闻,很多的任城百姓如今都是以“王师”来呼曹幹的部曲,却这曹幹,难不成还真把他的部队当做“王师”了?——话又说回来,就是“王师”,也没这么干的,没这么募兵的啊!</p>

史禹在请曹幹去亢父前,对曹幹做过了解,他本以为他算是较为了解曹幹的了。</p>

他了解到的曹幹是有智谋、能打仗、有野心,可现在,他蓦然发觉,他了解到的这些好像仅仅只是曹幹的表面,真正的曹幹是1个什么样的人?他似乎尚是全然不知!</p>

与史禹相同,不能理解曹幹为何这样募兵的还有1人,即是陈获。</p>

陈获那是亲身经历了刘昱的每1次募兵的!</p>

刘昱的兵是怎么募的?都是通过当地县寺的大吏、当地的豪强来进行招募的。这种招募的方法不是挺好的么?又省事、又快捷。而且在招募的过程中,还能和当地县寺的大吏、当地的豪强加深关系,还能得到“礼贤”、“不扰掠民间”的美名。1举两得,多好啊!</p>

曹幹这个搞法,纯属是自己给自己给麻烦。动用的人力更多,是其1;当场分出的粮食形同浪费,是其2;还要组织人手帮其家干农活、允许其家家属求见县宰,这更是天方夜谭,好,就算你是为了得其忠心,可说到底,不过是1个穷当兵的,至於这般笼络么?</p>

陈获带着他的不理解,写下了给刘昱的第3封去书。</p>

……</p>

3月中旬,在亢父的募兵结束。</p>

总计募得了1千4百余新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