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会猎于随(1 / 2)

“秦军若要救楚,则必然会南下武关,申地,便是秦人的必经之地。”</p>

庆忌又走下陛台,指着脚下羊皮地图上一个名为“申”的地方,环视一周,看着在场的孙武、范蠡、伍子胥和伯噽,缓声道:“申地,也就是楚国的宛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p>

“其地贯通南北,历来就是楚国北上之要冲。”</p>

“寡人之意,是派一良将,以一万步卒抢先一步攻取宛城,以阻击秦军进入楚国腹地!”</p>

孙武等人闻言,都不禁微微颔首。</p>

以他们的目光,同样是看见了宛城这个地方的险要之处。</p>

宛县,堪称是楚国的一个大县,由申、吕两城组成。</p>

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也被楚王所灭。</p>

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宛邑,作为问鼎中原的基地。</p>

宛之名,即自此而始。</p>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天子册封的诸侯中,有三个申国。</p>

一个是西申国,一个是东申国,一个是南申国。</p>

西申国是叔齐之子孙建立的国家。</p>

原本,申人生活在大河黄河一带,后来移到西边的故邰国、扶风之地聚群而居。</p>

周穆王姬满西巡时,叔齐子孙协助有功,被周穆王封侯爵,因称申侯,史称其为“西申侯”。</p>

后又被称作“申戎”,亦称“姜氏之戎”,因为申人是华夏族与少数民族的混血,是申国最先的发源地。</p>

当太子姬宜臼被废之后与母亲逃奔西申以求外公申侯之助时,申侯联合了鄫国、犬戎进攻西周王室并杀了周幽王姬宫湦。</p>

而早在两百年前,西申国就被秦国顺带吞灭。</p>

其国民四散迁逃,王族子孙以及国人亦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申氏。</p>

南申国则是在周宣王时,周王室为了加强对南方局势的控制而建立的一个国家。</p>

宣王封妻舅申伯在淮河上游地区,南申国的封地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门户重镇。</p>

周平王东迁以后,南申是东周王室的南大门。</p>

为了防备荆楚侵犯,周在此驻扎了军队。</p>

申国也加强了与中原内地诸侯的联系,曾将申女嫁于郑武公。</p>

这个南申国最后为楚国所灭,正式成为宛县的一部分。</p>

东申国其实是南申国的延续。</p>

楚王灭南申侯之后,曾将南申国的部分贵族、平民强行迁往东面的信阳之地安置。</p>

申人成为强楚的附庸,成为当时楚国抗御巴国的前锋防线</p>

申息之师当中的“申”,指的就是申人。</p>

“大王,臣愿率军攻取宛地,并阻击南下的秦军!”</p>

孙武主动请缨道。</p>

“大王,让臣跟着去吧。”</p>

范蠡朝着庆忌作揖道:“臣是宛地人,那里是臣的故乡,臣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p>

庆忌微微颔首,但是并没有立马同意。</p>

宛县这个地方,偏居于西北一隅,距离联军的主力太远,鞭长莫及,粮秣辎重很难运输过去。</p>

而一旦陷入秦军的围困,宛城的吴军,就成了一支孤军,只能孤军奋战。</p>

值得一提的是,宛地到随国,相隔也不过三百多里。</p>

但是,这其间一马平川,都是旷野,无险可守。</p>

这也就是说,秦军的战车能在那里发挥出最大的优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