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庆忌在内,伍子胥、孙武等人,在听见了孙俪的这一番解释后,也算是长了见识,大开眼界。</p>
《越人歌》为什么会有几个版本?</p>
因为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所不同。</p>
《越人歌》的历史地位可不低。</p>
这是华夏的第一首译诗,楚辞的源头之一。</p>
这首《越人歌》,说起来还跟楚国的鄂君子皙有关系。</p>
子皙是其中的主人公。</p>
就庆忌所知道的。</p>
在楚灵王时期,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子比趁其兄灵王在外,杀了留守的太子,自立为王,其弟子皙当了令尹,但政变仅十余日即失败。</p>
子皙在楚平王夺位后,初至封地鄂之时举行舟游。</p>
而榜枪(划桨)越人则以认识新来的领主并为之效劳为荣。</p>
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楫而歌。</p>
一位懂得楚语的越人就给子皙翻译了这首《越人歌》。</p>
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p>
楚人跟越人,实在是不同的族。</p>
楚,原来是南方的第一大国。</p>
越,则是南方一个庞大的族系。</p>
楚人,一般被认为是江汉族,但其实它不是江汉土着,真正的江汉土着是扬越(粤)人,即榜枻越人的族属。</p>
西周春秋之世,江汉之间的鄂国世为扬越人所居,他们是先于楚人生活于古江汉地区的土着。</p>
楚人最早跟越人交流,却自始至终都不能融为一体。</p>
西周初年,得周成王赐封子爵的楚先人熊绎,仍僻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来,跋涉山水,以事天子。</p>
楚人唯是挑弧、棘失,以共御王事,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p>
到周成王的时候,王室式微,中原诸侯纷争,终于让楚人等到了另图发展的机会。</p>
向何处发展?</p>
向北、向东,那里群雄林立,楚量其力不能与之抗礼,向南,一则可避开周王室的箝制,中原诸侯的干预。</p>
二则江河滔滔,沃野千里,居住其地的异于中原的人群社会尚未充分发展,邑落林立,内聚力小,这是再理想不过的了。</p>
楚人选准了主攻方向,施展外交手腕,扩大政治影响,这就是《史记》所说的“熊渠深得江汉间民和”。</p>
其时,荆山之西是庸国,势不大却可后院放火。</p>
因此,楚从荆山南下掠取江汉扬越和鄂地之先,首行伐庸,以解除后顾之忧。</p>
取得扬越和鄂地之后,熊渠迅速以其三子分封其处,巩固获得的成果。</p>
熊渠作为楚国国君的时候,是在周夷王之时,也就是三百多年前。</p>
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p>
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p>
那一句“名言”,还真不是楚庄王创造的,而是他发扬光大的。</p>
真正喊出这句话的楚国国君是熊渠,这厮连自己的儿子都能一一封王,岂能不算僭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