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漠风暴(十四)(1 / 2)

8日,凌晨,南华国旗和南华军军旗飘扬在阿布瑞斯石制堡垒建筑的上空,随着国歌奏响,第5旅官兵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部城镇阿布瑞斯进行了1次升旗仪式。</p>

小刘曾经疑惑过升旗仪式的意义,小时候问老师,老师是这样对他解释的:</p>

“国旗升起的地方,就是国土,就是家,这就是升旗仪式的意义。”</p>

“黄哥,你说…这里,以后也是我们的国土了吧?”小刘左手缠着绷带,吊在脖子上,目露憧憬的问道。</p>

战斗即将结束时,1个美索不达米亚人从废墟中瞄准了他们,小刘推开战友,自己也躲开,可惜仓促之间脚滑了,磕到碎石上,左手手骨骨折。</p>

“这是咱们打下来的,怎么了?”黄正方好奇的问道。</p>

“不是…这…来之前,我找着个对象,当时咱不是要来部队嘛,没敢答应人家,</p>

我说我要是活着回去,就娶她当老婆,阿曼那边您也知道,全是沙子,我寻思着,这边有河有湖,要是这也是咱们的,以后……”小刘满眼都是憧憬。</p>

“放心,据我所知,上面早就有向绿洲移民的计划,到时候应该要招人管理,多多表现,争取拿个勋章回去。”</p>

“这…下1仗打哪儿?”小刘问道。</p>

“别怕没仗打,另外,我想向连长推荐你去士官学校,文化课程不难,但是军事技能得过硬,想去吗……”黄正方问道。</p>

黄正方也不是乱说,他是学员兵,还在南华6军大学上学,南华高级指挥官们会时不时讲几节课。</p>

几乎所有有关阿拉伯的战略战术问题都提到过,向阿拉伯移民,保证汉人处于绝对的优势数量。</p>

黄正方来看了1遍,终于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的事,还要千方百计的强调——阿拉伯的自然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p>

可以说,阿拉伯并没有建设大城市的基本条件,因为阿拉伯几乎没有长久稳定的河流,顶多有1些季节性河流,根本无法满足移民的需求。</p>

可以抽取地下水,但是优先发展工业,工业用水都不足,大规模移民也就被搁置下来。</p>

这两河流域经历了数年动乱,又经过这1次梳理,人口减半是南华的最低要求,毕竟,要给新移民腾地方……</p>

这也是黄正方说别怕没仗打的意思,接下来,大仗没有,小型剿匪行动却不会断,因为不可能没有矛盾,而这种最原始的资源争夺中,只有实力是唯1的指标。</p>

即便是被谴责,那也是活着的人被谴责。</p>

至于士官学校,此时的战斗还没有涉及那么多高科技,士官并不需要特别高的文化素质,士官主要来自于军队自己培养,部分来自于军事中学。</p>

当然,军官也有推荐的权利,推荐士兵参加士官或军官培训,考核通过后进行培训,培训通过后成为1名士官或军官。</p>

为了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现象,除了回避原则,推荐制还有各种成绩要求和终生追责,谁推荐谁负责。</p>

…………</p>

9号,王旭乘船来到巴士拉前线,随行的还有温斯顿以及他的学弟们。</p>

这让王旭很是不爽,温斯顿说好了支走观察员,结果只支走了法国观察员,英国人换了个名义回来了。</p>

还好人少了许多,只有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在读学生,加上仅仅局限在巴士拉前线,让王旭除了做1些推迟外,没有更大的变动。</p>

温斯顿1个人能看到的有限,1大群活力十足,不能随意打骂的“间谍”可就麻烦的多,还好南线并没有太多军事机密。</p>

顶多就是1些战术,但是战术需要搭配相应武器,仅仅凭借眼睛,只能看到皮毛。</p>

“旭,你们准备怎么打?”温斯顿站在船上,抽着雪茄好奇的问道。</p>

“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整个城市都是敌人,他们可能隐藏在每1个角落,为了降低伤亡,可能不得不牺牲1些平民。”王旭满脸悲伤的摇了摇头。</p>

温斯顿默默偏过了头:“将军阁下,有没有人告诉过你,你并不适合摆出这幅表情。”</p>

“咳咳。”王旭尴尬的咳嗽了1下,温斯顿就差没说你的演技很烂了。</p>

但是让王旭假装出1副悲天悯人的表情,他也做不到啊!</p>

“哦,我们收到1份情报,我觉得有必要告知1下你们。”温斯顿感觉到气氛的尴尬,从助手那儿拿出1份报纸。</p>

王旭能够无障碍阅读英语,于是接过自己看了起来,习惯性的看了看时间,8月9日,当天的报纸。</p>

但是报纸名称是泰晤士报,英国最有名的报纸之1,发行地区是英国伦敦,即便是用当下最快的飞艇,1天时间也送不到阿拉伯来。</p>

“这是……”王旭惊讶的看着温斯顿。</p>

“丘吉尔家族热爱帮助朋友。”温斯顿微微1笑。</p>

报纸头版头条就写的人权问题,但是不是抨击南华的,而是抨击美索不达米亚人的。</p>

“美索不达米亚的军阀4意横行,不顾平民的死活,将他们赶出了城市。”这是标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