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三日,高原边防军战斗前线。</p>
“钟百粮!”第七师十五旅第三十团二营营长站在十分简陋的战壕中,对着身后一声大喝。</p>
声音传出去不久,一个人沿着直走四五十公分深的战壕快速蠕动着,直到跑到营长面前。</p>
虽然动作难看,难以彰显“大国之雅量”,但这是最标准的战术动作。</p>
此处是二营进攻的出发阵地和活力支点,距离英军最近一处阵地只有六百米,在此时的步枪射击范围内。</p>
“营长,我来了,啥事儿。”钟百粮气喘吁吁的蹲在战壕中,满脸沙土。</p>
“敌人换人了,新上来的敌人更有勇气,但是更不懂得变通,我们的机会来了。”二营长张二彪名字带二又带彪,人却精明的很。</p>
二营一连经过刚刚的一次进攻失败后,张二彪先换下了一连,让二连上。</p>
一方面,刚刚进攻过的一连士兵已经略显疲惫,在高原上,让士兵太过于疲累,是真的会累死人的。</p>
另一方面,一连刚刚在这里进行了突破,敌人下一次的防御重点肯定是这里,强攻肯定是不行,练兵还是可以。</p>
所以,二连一直若即若离的黏着敌军阵地,却未曾真正发起进攻。</p>
对面阵地的敌人也很给面子,通常是十人以上统一射击,不过通常是盲射,给二连造成的伤亡很小。</p>
这种战斗强度,恰好是二营长所期盼的,反正主攻方向已经更改,他这边已经不是主要突破方向了,顺便还能练兵和保持压力。</p>
可刚换二连上去没多久,一直畏畏缩缩躲在胸墙和石头后面盲射的英军突然“硬”了起来。</p>
先是胸墙之后突然冒出密集而整齐的排枪,打了二连一个措手不及,损失了好几个人。</p>
然后是散兵,大量的散兵冲了出来,对着还有些懵的二连士兵一顿打击。</p>
这么一整,二连伤亡三十多人,相当于一个排,也就是二连三分之一的兵力没了。</p>
即便如此,敌人也毫不罢休,向二连残余兵力发起了反冲锋。</p>
好在三连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向着发起反冲锋的英军射击,迟滞了英军的进攻,给了二连反应时间。</p>
“营长,您的意思是引蛇出洞,但引出来后,咱们怎么才能抓住这条蛇?”钟百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张二彪的想法。</p>
高原边防军现在最发愁的是什么?</p>
答:如何快速解决战斗。</p>
赵尔丰不想拖,更拖不起,这样一场战争打一年,华夏就可以准备找出下一任统治者了。</p>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现在的形式和五胡乱华时期多么相似?</p>
华夏本身刚刚经历了混乱,百废待兴,外部又有那么多强敌窥伺,一不小心,就有重演悲剧的可能。</p>
当然,补给品运送困难,送达时间长,等等原因,也是一个因素。</p>
所以,华夏士兵一直在找机会想解决战斗,但一直到这战斗的第三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除了上次。</p>
参谋部在讨论派一支部队奇袭,在高原上,想要绕道,十分困难。</p>
“机枪,机枪火力对暴露在掩体之外的部队能爆发出惊人的杀伤力。”</p>
“全营共计十二架机枪,分别布置在左右两侧,等诱饵把蛇引出来后,机枪火力全开,给予敌人最大杀伤。”</p>
这是张二彪看到英军反冲锋后的第一个想法。</p>
张二彪是第七师的营长,第七师是革命军组建的第二批军队,以南华派遣来的干部为骨架。</p>
南华海军还做不到领导世界,只是提前知道了主力舰发展趋势,占据了先机。</p>
而陆军战术,特别是以机枪为核心的班组战术和以火炮为核心的步炮协同战术,南华领先世界整整一代!</p>
在机枪的使用上,南华已经超越世界,同时装备轻重机枪,而其他大多数国家,都还在寻找轻量化的路径。</p>
包括不限于更换更好更轻的材料,人为降低机枪射速等,但始终没有找到轻机枪的精髓。</p>
轻机枪,顾名思义,与重机枪进行区分的,能够连续射击,枪管较长,方便移动的自动武器。</p>
各国在发展轻机枪的路途上,并没有降低机枪连续射击能力和精准度的想法。</p>
例如麦德森轻机枪,作为一款十分优秀的轻机枪,军方也给他配备了重型三脚架,以便于同重机枪一样进行精准射击,完全是本末倒置。</p>
而南华在一开始就做好了装备定位,重机枪坚固火力持续性和精准性,轻机枪强调中近距离火力压制能力和机动性。</p>
二营装备了三挺重机枪,九架轻机枪,看似数量不多,实际上这是对高原地区补给条件和机动调节的妥协。</p>
就和主力火炮一样,第六师和第八师主力火炮为105毫米榴弹炮或76毫米长管加农炮,射程远威力大。</p>
第七师主力火炮却是75毫米山炮,相比较其他师的火炮,火力不可为不贫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