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之所以没有争取太多利益,是把目光放在了海峡上。</p>
这个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重要出口,即便重要性下降了许多,也不能让华夏帝国得到。</p>
战争结束之后,新的矛盾必然是华夏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矛盾,双方的战争不可避免。</p>
这是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都能看到的现实。</p>
华夏帝国正在试图封锁俄罗斯帝国,英法则希望尽可能的掌握一些重要通道。</p>
这样,在未来的冲突和战争中,他们能操作的余地才更大。</p>
为此,他们在对奥斯曼人的条约中,提出了治外法权和海峡管理委员会。</p>
“即使将来有任何政权继承奥斯曼帝国,治外法权仍然适用。</p>
土耳其人民入籍于任何一个协约国后,即受治外法权保障,毋需再向奥斯曼政府缴税;”</p>
这是治外法权附加的的规定,为了保证对奥斯曼的控制。</p>
海峡管理委员会则容易理解的多,就是由协约国成立一个海峡管理委员会,拥有对海峡地区的军事权力。</p>
同时,在此处设置了非军事区。</p>
嗯,也就是说,只有海峡管理委员会才能在这里驻兵,成员国在此进行军事行动也需要得到其他委员的同意。</p>
不过也许是为了安慰奥斯曼帝国,海峡内的正常商业事物,由其自行管理。</p>
不过,又派遣了一支监督队伍监督奥斯曼帝国财政,要求其税收优先用于支付战争赔款。</p>
华夏帝国在财政监督处加了一条,除非签约国全体同意,不然不得更改支付顺序。</p>
英法只以为这是华夏帝国为了保证自己能及时足额获得赔款插入的条约,并没有太在意。</p>
三月十一日,就在谈判正式开始两天后,德国发起了进攻。</p>
这次进攻远远没有鲁登道夫攻势来的摧枯拉朽,因为德国人在准备的同时,英法也在准备。</p>
双方都意识到,这已经抵达了关键时刻,都进行了周密的准备。</p>
为了应对战斗,英法光炮弹就准备了四干万发。</p>
德国也不甘落后,储存了三干二百万发炮弹,是其八个月的总产量,全部拉了上来。</p>
按照去年的经验,全面进攻时,这些炮弹足够德国人六个月到七个月的消耗。</p>
英法也认为,这次储存的炮弹足够支撑半年。</p>
不过战争一开始,激烈程度就再次超出了双方的预料。</p>
德军在凡尔登地区战斗开始的第一天,便消耗了二百八十万枚炮弹,根据他们的预计,将轻易突破英法的阵地。</p>
说不定还能有些缴获。</p>
然而事实是,法军与德军进行了勇敢的炮战,为了吸引德军火力,法军部分炮兵阵地甚至持续开火而不进行转移。</p>
第一天过去了,法军消耗了四十万发炮弹,许多战线前线储存的炮弹全部打光了。</p>
不过,他们挡住了德国人的第一波进攻,让德国人不得不在第二天继续发起进攻。</p>
第二天,法军的补充已经跟上来了。</p>
德军打出了超过三百万枚炮弹,炮管都打红了,法军发射了超过一百四十万枚炮弹,不少火炮因为频繁发射而炸膛。</p>
兴登堡略微估算了一下,这样强度的战斗,德军还能维持十天左右,十天能生产的不过一百万发炮弹多一点,还不够半天消耗的。</p>
德军不得不降低凡尔登方向的火力分配,转而从其余方向寻求突破。</p>
不然十天之后,德军连防守的能力都将消失。</p>
……</p>
“德国人发起进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p>
“只要德国人在正面取得胜利,很快便能分兵前来帮助我们作战,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p>
“是呀,等胜利之后,我们能趁此机会收回北非领土和阿拉伯领土,那些可都是富饶之地呀!”</p>
“这时候,这种苛刻的条约,就应该不用考虑了吧?”</p>
奥斯曼帝国三巨头之二,杰马勒、塔拉帕特二人乐观的看着德国发动进攻的报纸。</p>
在报纸旁边,摆放着谈判特使穆斯塔法发回来的电报。</p>
二人分别是海军大臣和内政大臣,与恩维尔一起,掌握着整个帝国的军政大权。</p>
可笑的是,他们曾经是激进的革命者,带领青年土耳其党发动了推翻哈米德二世的革命。</p>
有意思的是,他们革命的目标是反对其毒菜统治,然后他们接手帝国军政大权后,依旧行使同样的统治。</p>
“根据穆斯塔法发回来的电报来看,华夏人的反应很激烈,他们称,三月十二日是最后期限,之后会继续发起进攻。”</p>
恩维尔可没有二人这么乐观,脸色难看的将地图摆了出来。</p>
“怎么?我们已经支持了两年多,再支撑一年都不行吗?”</p>
“欧洲打的很激烈,我相信,一年以内,形势就会明朗。”</p>
帕拉帕特不明白,局势真的有恩维尔说的这么困难吗?</p>
前面接近三年的时间奥斯曼人都顶住了,现在军队数量补充了上来,没道理顶不住呀!</p>